锅庄之乡决胜脱贫系列报道之四
好风景带来好日子
——碌曲发展旅游助力脱贫侧记
“2015年藏家乐刚开起来的时候,我净挣了5万元。”碌曲县则岔村贫困户拉毛扎西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位于碌曲县则岔石林风景区入口的则岔村,近年来巧借景区资源,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做好“加法”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引导贫困户搭上旅游业“快车”,实现增收致富。
这也是碌曲县大力实施“旅游+”,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,积极推动旅游体制机制改革、核心旅游项目招引、全域旅游发展,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“我觉得甘南很美,尕秀村也非常漂亮,和我们内地有很大的不同。”来自河南的游客李伟雅在尕秀村游览后说。
甘南的全域旅游无垃圾让她记忆深刻。
“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高原的纯净和安静,远离城市的喧嚣,我回去要告诉更多的朋友来甘南。”李伟雅说。
尕海镇尕秀村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,树立了生态旅游第一藏寨的品牌,积极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。
目前尕秀村项目建设正加紧施工,文化广场、绿化美化亮化和改厨、改灶、改厕、庭院打造全面完成,4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,功能区游客服务中心、生态停车场、生态景观栈道、景观小品建设顺利推进。尕秀草原帐篷城完成造型独特的建设任务,并向游客开放,统一制作了特色鲜明的标识指示牌。
如今的尕秀村借助国道213线便利交通和地处兰郎旅游线、兰州—九寨沟黄金旅游线区位优势,依托优美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,积极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。在全村采用“公司+牧户”的经营模式,成立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,使牧民变股民,引导农牧民群众从畜牧业向旅游服务业转型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结合样板村打造,在全村开办牧家乐34家,增强了农牧民群众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能动性,形成了品草原美食、看草原歌舞、住草原帐篷“一条龙”式的生态民俗体验游产业,成功打造了“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尕秀村”,树立了“尕秀村生态旅游第一藏寨”的旅游品牌新形象。尕秀国家3A级景区成功创建,正在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在碌曲县郎木寺镇,依托郎木寺景区发展旅游产业是大家发展致富的共同认识。
在郎木寺镇郎木村的白马家,记者看到院子里正进行改造,新盖的5间房是用来做家庭式旅馆的。
“刚开始开家庭旅馆的时候生意还是比较好的,现在家家户户都开旅馆了,我这里硬件设施落后了,来的人就少了。”白马说,“如今,政府大力发展农家乐、家庭旅馆等旅游产业,这几间房政府扶持了三万多,自己筹了些资金盖起来的。”
近年来,碌曲县加强“旅游+扶贫”融合,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。全面完成郎木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,总投资2370万元的停车场、文化旅游风情一条街、旅游公厕投入使用,投资4200万元大力推进李恰如天池大景区综合开发项目。
碌曲县将郎木村等10个有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条件的村,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旅游特色乡镇建设,整合精准扶贫、农牧、“美丽乡村”建设等惠农项目和政策投入,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发展乡村旅游。目前尕秀村、多拉村、贡去乎村、则岔村已完成旅游专业村的打造任务,尤其是尕秀村当年旅游收入突破了100万元,使群众真真切切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。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,积极开展郎木寺吉柯河“民居改民宿”试点。
2017年高规格、高水准、高品位成功举办了“中国?碌曲第六届锅庄舞展演暨首届房车旅游大会”,来自州内外27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,期间开展了千人锅庄舞表演、民间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节庆活动,这些活动的举办使“中国锅庄之乡”的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,进一步提升了碌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进一步提升了文化旅游品味,拉动了旅游经济的全面增长,节会期间吸引国内外游客16.5万人次,创旅游综合收入8631.5万元。
“政府主导,文旅融合,统筹城乡,全域发展”的“十三五”蓝图已经勾画,多姿多彩的资源之花,在锅庄之乡这片土地上绽放……